官网首页
首页
组织机构
会员手册
通知公告
要闻
政策
会议活动
能力评测
评测新闻
大数据技术报名
首页
通知公告
会员手册
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产学合作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
2024-07-11 10:01
字体:[
大
中
小
]
为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下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环境献计献策。第七届新工科联盟年会“
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产学合作论坛”
于
2024
年
5
月
25
日在在武汉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
,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网络空间安全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知行网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
论坛由联盟
网络空间安全
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教授孙建国主持。
联盟执行秘书长、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张龙在致辞中指出,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未来的重中之重,网络空间安全工委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前瞻性讨论新时期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对策。
联盟网络空间安全工委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胡瑞敏在致辞中回顾了
2023
年工委会的工作情况,并汇报了工委会
2024
年度工作计划。他提出,希望在新的一年工委要再接再厉,争创“优秀工作委员会”,继续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研究员、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测评实验室总工黄次辉作了
“
数据安全政策
”
的解读报告,报告针对数据安全形势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及网络空间安全的特殊需求,介绍数据安全的体系化理念、要素构成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数据安全政策、法律规范、技术框架、产业体系和标准守则等方面的情况,分享未来数据安全发展的跟进能力。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杜瑞颖分享了题为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加强学生网络安全实战能力培养”的主题报告。她提到: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教育过程的一种模式,在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校企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报告介绍了武汉大学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需求,利用第三学期的集中时间,将企业工程师引入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培养模式。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洋分享了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挑战”的主题报告。她从当前的产业及技术背景,介绍了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延伸到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场景中
AI
的应用情况,并列举了学校与企业一起提高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案与实例。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刘虹分享“车载域控制器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的报告。随着国内外政策、法规、标准将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作为准入和强制要求,如何构建基于硬件安全信任锚点的
ECU
安全防御体系,成为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可信的关键技术要求。针对车载域控制器信息安全防护处于整车信息安全纵深防御体系的最核心层,报告分享了
HSM
国密算法安全模块,用于保障
ECU
身份认证来源真实性,数据安全加密存储和传输,实现整车
ECU
全生命周期安全可信管理要求。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义涛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加密和密码分析技术研究”的报告。报告针对智能密码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
Transformer
的差分区分器实现方法,通过与传统密码分析技术相结合,对减轮的
Speck32/64
密码进行了密钥恢复攻击,取得了比之前传统差分密码分析和公开结果更好的性能。针对智能密码算法,以生成式对抗神经网络为数据加解密的基础架构,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同态加密的神经网络加解密方法,在保护数据的同时,也保护了模型自身安全,具有安全性高、动态性强等特点,为密码算法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知行实验室总经理张广庆先生分享了“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场景化实战化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的主题报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教学模式正向着场景化、实战化和开放式方向发展,以适应技术的快速进步和行业需求。场景化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网络环境提升学生的沉浸感和应对能力。实战化教学侧重于动手操作,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开放式教学
鼓励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策略包括构建仿真环境、案例研究、校企合作、竞赛驱动和跨学科学习。这些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但也面临更新教学内容和技术平台的挑战。
广东科技学院教授丁勇分享了“工控软件安全分布式众测技术”的主题报告。工控软件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安全众测能对工控软件安全性进行有效测评,但现有众测平台管控水平差、环境构建难、用例质量低,难以适用工控场景。因此,需要重点研究全过程可信的工控软件安全众测管控、虚实融合高效适配的工控软件众测高弹性环境构建、工控软件漏洞测试用例智能配置生成与多维度筛选等三个
关键技术,设计可信可控可验机制,搭建高弹性虚实互联环境,提高漏洞测试用例有效性,研发
“
全程管控、虚实融合、智能辅助
”
的工控软件安全分布式众测平台并示范应用。
本届论坛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主题为
“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挑战”。
对话由孙建国教授主持,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刘泽超和博智安全副总裁郑轶作为主要交流嘉宾,从人才供需矛盾、技能更新速度快、跨学科知识融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高和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等维度展开交流讨论。对话
环节中,信息技术领域相关院校代表和企业嘉宾都积极参与讨论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本届论坛围绕网络空间安全领域,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产学合作进行了
深度交流
。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广东科技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中船七二二所、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大华、绿盟科技、深信服、知行实验室、博智安全、
默安科技
、固源芯创微等网络安全领域相关院校、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