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26日,第七届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年会暨信息技术领域产学合作论坛在武汉成功召开,本次联盟年会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主题。年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了联盟“2023年度优秀工作委员会颁奖仪式”。联盟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荣获联盟2023年度“优秀工作委员会”称号,这是对实践教学工委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表彰,也是对工委今后工作的鞭策和激励。

第七届新工科联盟年会的“大模型与新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论坛”,由联盟实践教学工委主办、头歌教学研究中心协办。论坛以“大模型时代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挑战与机遇”为主题,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文峻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南京大学陈振宇教授、湖南大学边耐政所长、头歌教研中心尹刚主任作主题报告,并开展圆桌论坛,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们共同分享、探讨和研究大模型时代软件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联盟秘书长、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小鹏教授代表联盟致辞,对实践教学工委2023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祝贺实践工委获评联盟优秀工作委员会。高秘书长提到人工智能大模型,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给高校专业建设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冲击与挑战,积极应对既是大势所趋也考验着教师们的智慧,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吴文峻教授的主题报告“认知智能体重塑软件开发范式”基于通用基础模型赋能的认知智能体正在逐步提升其规划推理、分工协作和代码生成等能力,对于现有软件开发范式产生和教育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的背景,介绍了通用基础模型到决策智能体相关技术的核心机理,探讨了如何基于这一新技术重塑软件开发范式,进而变革软件工程教育模式。

毛新军教授的主题报告“大模型时代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分析了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技术、CopilotX等智能式和方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变化,列举了智能化软件开发的多种具体应用场景,提出了软件人才需要强化的三种能力培养,并从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给出了适应大模型时代的建设建议。

陈振宇教授的主题报告“大模型时代的软件测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分享了GPT等大模型对软件开发和测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望智能时代给软件工程教育带来的变革,以及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教学实践应对策略。报告提出智能化时代的软件工程变革是必然的趋势,软件开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边耐政所长的主题报告“大模型时代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分享了湖南大学《软件工程导论》、《软件设计与实现》课程实践教学在个人项目、结对项目、团队项目中学生在文档生成、代码生成和优化等阶段使用大模型工具反映出来的优劣,强调在鼓励学生使用大模型工具的同时,实践考核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确保学生软件工程各方面自身能力目标能够达成。

尹刚主任的主题报告“大模型Agent驱动的实践教育创新与应用环境”分享了头歌平台在大模型Agent开发与运行环境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大模型开发人才培养、大模型应用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思路。报告还介绍了若干典型应用场景及具体Agent实验系统设计,并展望高校大模型实验系统与教育教学装备的发展趋势。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莉教授主持,各位报告专家围绕“大模型给新质软件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开展了热烈讨论,与会老师们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